世界闻名的音乐剧经典《歌剧魅影》原版首次驾临北京、广州,年底中国的戏剧市场又迎来了新的热议话题。对于这部既已全球巡演了几万场的作品,中国观众自然好奇,自己此次所能看到的巡演版,与在英美所能看到的驻演版差异几何。坦诚说我和很多中国观众一样,除了通过《歌剧魅影》经典的2004年版电影、25周年纪念演出以及韦伯50岁生日音乐会等网络视频了解这部作品,并未曾在英美现场得赏过驻演版。如果仅将此次于广州演出的巡演版《歌剧魅影》与这些网路视频比较,我个人感觉,此次饰演女主角的85后演员艾米丽-琳,虽然技术一流,但情感还不够细腻、动人,难以激起我们对克里斯汀的情感共鸣;而已经饰演魅影超过2000场的布莱德-里特尔,常年在亚洲地区演出,表现自然游刃有余,但作为一名饰演本是男高音角色的男中音,他饰演的魅影更为暴戾、激愤,也算是为这一经典角色提供了别样解读。
因为背井离乡与舟车劳顿,巡演版与驻演版在卡斯阵容与表现方面存在差异,也属意料之中;把“非人”的要素做到最好,便是巡演版展现其诚意与专业的重点。此次巡演版《歌剧魅影》于舞台美术方面所展现的高超水准,已经被媒体广泛报道,本文不必赘言;我只想表达我个人的感受是,此版《歌剧魅影》舞美的繁复、奢华程度,哪怕仅仅是那盏重0.5吨的吊灯升起至剧院天顶再落下的桥段,便已在我的观剧经验中无出其右者了。此版《歌剧魅影》再一次让中国戏剧界深刻认识到,这些英美舞台剧经典之所以能缔造艺术与市场的神话,绝不仅仅凭靠优秀的故事、动听的音乐与精湛的演技,超高水准的制作同样必须——正如今年亮相的中文版《战马》带给我们的启示。
不过,有别于中文版《战马》筹备一年学习原版的制作,此版《歌剧魅影》因为中方并未能组建起能力足够的演出、制作团队,因而尚处在原版引进的阶段;中方除了为原版提供了充分的落地支持(如根据本剧的具体要求改建剧场等),并未能真正插手本剧的实战流程。进而很多行业同仁会疑问:此版《歌剧魅影》能给中国音乐剧留下些什么?一场成功的生意?成功与否可能还有待时间检验;对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开掘?我个人认为,肯定会有所裨益,但也许也不能太乐观期待。
其实早在2001年,韦伯就亲率伊莲-佩姬等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过《非凡之作——安德鲁-劳伊德-韦伯音乐剧盛典》,首次进军中国。2003年,原版《歌剧魅影》就首先来华,于上海演出96场,当时魅影的扮演者就是此次的布莱德-里特尔。同样在2003年,韦伯的另一经典《猫》也登陆了中国,之后还被翻排为中文版。不只是韦伯的作品,《妈妈咪呀》、《悲惨世界》、《Q大道》等外国经典音乐剧作品,近十多年来也或以引进,或以翻排的形式来到了中国。这些演出,在当时也大多引发了比较大的社会反响,上座喜人;而且事实上,音乐剧在中国也已积累了不少“死忠粉”,略览“歌剧魅影”贴吧即可发现,演出结束后到后台门口“堵门”与演员合影,就是这些《歌剧魅影》“死忠粉”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但即便如此,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音乐剧在中国仍然是非常小众的艺术形式,甚至于此次《歌剧魅影》演出媒体还在做着“音乐剧不是歌剧”的普及工作;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十多年的外国音乐剧引进,并未从本质上提振中国音乐剧的创作与市场。据资深戏剧人杭程在其所著的《看戏节目单》中的记述,2001年韦伯来华时就曾流露出“将在中国建立中国音乐剧学院……剧本、音乐和人才的本土化将是我(韦伯)进入中国的前提……他(韦伯)已经跟文化部在商谈这件事”。而比韦伯更早来华的日本四季剧团创始人浅利庆太,更是从上世纪末起便已通过与中戏合作排戏、引进四季剧团原版作品等方式,力图开掘甚至引领中国音乐剧。但时间转到2015年,浅利庆太在中国音乐剧界已经彻底折戟沉沙,韦伯所代表的外国音乐剧也仍然只能通过经典作品的个案立足于中国市场,而以三宝[微博]、小柯[微博]为代表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实践则依然要面对艺术与市场两条战线上的艰难。
一方面是经典作品的大热,一方面是整个行业的偏冷,其中缘由可能在于,音乐剧在中国目前仍是以“音乐”这一要素渗透,而其作为“剧”的特性还未被中国观众真正接受。换言之,中国观众愿意掏钱去剧场重温那些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早已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但仍然没有真正愿意掏钱去剧场体验作为一种完整艺术形式的音乐剧本身。可能对于外国人而言,他们早已将音乐剧视为老少咸宜,同时又不失品味的娱乐形式,音乐剧早已成为了他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板块,甚至国家的旅游商标;但对于内敛保守的中国观众而言,想让他们迅速接受这种“形式复杂”,且不似歌剧、戏曲那般带有文化标签性质的艺术/娱乐形式,恐怕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困难。
而缺乏群众基础,让中国原创音乐剧似乎进一步走入恶性循环:因为缺乏观众,所以提升不了质量;因为质量得不到提升,所以更加缺乏观众。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市场、艺术回报远不如影视甚至话剧,难留住、难养出优秀的从业者;加之本身创作门槛高、创作力有限(音乐剧不仅要求演员能唱能跳能演,还往往要求比其他舞台剧类型更高的制作水准),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优秀作品便进一步稀少,内容即使接了中国地气也不够好看、不够好听,观众缺乏似乎成了必然。当然,如果在机缘巧合的帮助下,能有一部故事、音乐、表演、制作都精良的作品横空出世,为中国原创音乐剧力挽狂澜,那么中国原创音乐剧还是有可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所谓的“机缘巧合”,会是什么呢?政府力量?资本运作?还是听天由命?
不过回看《歌剧魅影》的剧情,我们还是应该心存希望:正如剧中唱法更偏流行乐的克里斯汀与唱法更偏歌剧的前首席卡尔洛塔之间的角逐所暗示的那样,韦伯等音乐剧历史上的先辈,其实当年也是付出过艰辛的努力,才将音乐剧从相较于歌剧“不入流”的玩意,发展为如今无论于市场还是于艺术都无人再质疑的文化。我相信,只要中国原创音乐剧人尚在努力,如今看似前路迷茫的每一份付出,有朝一日都将收获应得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