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星、李艳超领衔舞剧《沙湾往事》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10月6-7日,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以及“百年风华耀初心”系列演出精选剧目,大型原创舞剧《沙湾往事》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隆重献演。
《沙湾往事》以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东沙湾古镇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众多广东音乐人为创作原型,围绕经典名曲《赛龙夺锦》薪火相传的内容主线,上半场讲述个人命运和情感纠葛的“小爱”,舞姿细腻动人;而下半场在对抗外敌的背景下,音乐家用音乐宣泄满腔悲愤的“大爱”,编排振奋激昂。
用当代舞蹈艺术语汇演绎传奇故事,并用设计巧妙、优美生动的舞段诠释经典音乐的鲜活内涵。深刻的主题立意、流畅的舞蹈演绎、原味的舞美设计、动人的经典配乐,为观众展现了一部波澜壮阔、激昂奋进的广东音乐史诗。
奖项荣誉
·荣获第十五届文华大奖
·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广东省优秀剧目一等奖
·赴美巡演十余场,引发轰动效应
·首演八年来,巡演足迹遍布40城,演出超200场
经典锻造之路
每部经典作品的诞生都不是偶然,《沙湾往事》能被锻造成一部意蕴丰富、柔婉瑰丽,又不失振奋激昂、澎湃气势的舞台作品,背后凝结了主创、演员、工作人员的大量心血和巧思,用二百分用心换一百分好看。
以舞展现音乐
沙湾往事隔烟尘,少年佳人终遗恨。
一出舞蹈剧目,两厢儿女情长,
几许家仇国恨,百般人生况味。
舞剧《沙湾往事》的故事讲述出生音乐世家的何柳年因音乐与许春伶相知相爱,以一把高胡定情。然而,何父临终前却将潘红英定亲于他,并嘱咐他继续完成乐曲《赛龙夺锦》。两人相爱却难违父命,最后何柳年娶潘红英为妻,因思念许春伶而作成一曲《雨打芭蕉》。
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同胞惨死。潘红英为守护乐谱牺牲于日寇刺刀之下,何柳年、何少岩放下个人情感,投身创作,一曲高亢激昂、饱含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赛龙夺锦》终于奏响。
以舞彰显精神
剧中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有爱有恨。他们怀抱着对音乐的热爱, 在个人情感的纠葛和国仇家恨中挣扎,最终走向各种的结局。其中,高质量高强度的双人舞是《沙湾往事》的一大看点。舞剧的编排通过对特定人物, 情节, 环境的有机统一, 将剧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生动形象, 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呈现。沙湾古镇少年们的灵动秀美、柔情似水、少年意气、坚韧不屈都在丝丝入扣的舞蹈语言中展现出来。
《沙湾往事》是一部同时具备民族气质和现代气质的舞剧,将中国舞和现代舞的表现力很好的融为一体,以肢体讲述音乐的故事,以音乐讲述人生的故事,以人生表现历史和现实,这样的舞蹈语言,是无声的诗,是看得见的感情。
以舞弘扬文化
《沙湾往事》是一幅表现岭南风情民俗的长卷,在舞台上勾画出有着千百年历史传承和独特风格的岭南文化。舞剧选择了广东潮汕地区的民间艺术英歌来表现威武雄壮的气质,在岭南,英歌被看作是英雄的舞蹈,有驱邪的魔力。舞剧中另一个文化符号是广东音乐的灵魂——高胡,曲调唯美温柔、引人入胜。
该剧舞美设计突出了年代和地域的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剧中的道具也都非常精美,从演员们手上的各色乐器到桌椅陈设都达到了工艺品级别。剧中有一本用中国传统工尺谱记录的《赛龙夺锦》乐谱,甚至是从沙湾古镇中何氏祠堂里珍贵的原稿进行复制的,其用心可见一斑。它以一种新的方式,把广东音乐这一传统文化的美展现给世界,把柔美似水的岭南文化投射到舞台上,投射到我们的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