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原创现实题材话剧《右玉》
一、剧目简介
话剧《右玉》以老书记唐汉元六十年后重归黄沙洼的视角讲述了五十年代右玉黄沙洼村群众在县委书记唐汉元、县长黎润杉以及村党支部书记柱子等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以顽强的毅力,同“吃人”的风沙展开殊死斗争,把一个不适宜人类生存的不毛之地,最终变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塞上绿洲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该剧生活气息浓厚,人物形象质朴,故事情节感人,空间结构现代,舞台表现诗化,最终将真实与想象、激情与思想共同构成演出中多样的诗化意象。讴歌了右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咬定青山不放松,治沙绿化、改天换地、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
二、剧目亮点
1.诗化意象的舞台表现
导演用现实的生活和人物,幻想的舞台空间形象,讲述“守土有责”“绝不后退”的誓言和深厚的民族故事。真实与想象,激情与思想……共同构成《右玉》演出中的诗化意象。
- 创新的舞美设计风格
剧目以工业信息时代特征与传统农耕时代形象的对撞舞台设计风格,展现人与树相互依存的生命意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右玉》的舞台设计起源于此。在舞台上,树、土、天、地、人构建了这部戏中右玉以及右玉人的特殊气质。作为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戏剧,舞台设计的画面处理并未停留再现“那个年代”,而是以现代视角的回眸,用现代技艺的手段进行表现处理,强调工业信息时代特征与传统农耕时代形象的对撞,以此向观者传递剧中所要表达的众多隐喻和象征。
3、真实还原的服装设计与制作
服装的面料及制作工艺上直观反映右玉地区原生环境的贫瘠。在服装制作工艺方面,选择了走在时代服装创新前列的新型数码印制作工艺与肌理使用相结合。加以手绘龟裂、裸露树干、层积岩和褶皱等肌理作为意向的实际应用,通过对这些意象的使用向观众们传达了右玉顽强抗沙人们在艰苦条件下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倔强精神。
4、典型的地域音乐风格
剧目结合颇具地域性色彩的本土音乐,以独有的音乐表现、强烈的音乐对比,打造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音乐效果。
三、主创简介
总编剧 马连伦
国家一级编剧,三晋高端领军人才,曾任山西省话剧院副院长,山西省文化厅创作室主任,现任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代表作:话剧《孔繁森》《抉择》《右玉》等;电视剧《豆花》《刘胡兰》《我的奶奶》《金融帝国》《天下武当》《于成龙》《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等;电影《孙茂芳》等。创作话剧《孔繁森》,《抉择》等,荣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五次、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五次、金鹰奖两次,文华奖一次,同时还荣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首届戏剧文学金奖,中国话剧金狮编剧奖等奖项。
总导演 王晓鹰
著名戏剧导演,导演学博士。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导演作品:话剧《基督山伯爵》《兰陵王》《伏生》《逆行》《右玉》《理查三世》《萨勒姆的女巫》《哥本哈根》等;歌剧《江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舞剧《十里红妆》,音乐剧《断桥》《花儿与号手》等。出版学术专著:《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戏剧思考》等。作品多次获得各类全国性大奖。
四、演出剧照
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
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