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历史京剧《正考父》
联合出品/制作:北京京剧院、国家大剧院 导演:任鸣、陈霖苍 作曲/唱腔设计/指挥:朱绍玉 舞美设计:章抗美 服装设计:宋立 灯光设计:孟彬
剧情简介
正考父,孔子七世祖。连续辅佐西周宋国戴、武、宣三代国君,官至上卿,德高望隆。三公时期,宋国崇德法,尚礼义,倡廉俭,戒奢靡,重农桑,修水利。身为首辅的正考父居功至伟。但他官位越高,人越谦恭,修身愈严,律已愈苛。在家庙的鼎上,正考父铸下31字铭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为上卿,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总是顺着墙根儿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尽管这样,也没人看不起我或胆敢欺侮我。不论是煮稠粥还是熬稀粥,都是在这一个鼎里,只要能糊口度日就满足了。铭文在《国语》、《左传》、《史记》等史籍中均有记载,也是孔圣家风家教世代相承的史据。 本剧以筑堤和考鼎两条主线展开故事,将正考父为官亲民为民、为臣公忠体国、为人恭俭清廉的形象刻画得生动深刻。本剧的核心思想“官高不可忘根本,根本原在民心栽”也随剧情充分发展得到升华。
分幕剧情
第一场 筑堤 蛟河筑堤工地,蛟河大夫正考父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百姓,并以工代赈,率领父老共筑堤堰,防治水患。他与百姓叩石垦壤,同甘共苦。考父妻带着嘉儿来为考父与百姓送饭,年幼的嘉儿也在堤上争着为国出力。自称齐国灾民的逃荒人丑牛也来堤上效力糊口,被正考父收留。
第二场 设计 副卿与乡绅相互勾结,图谋待修堤成功、除去蛟河水患后侵占良田。他们买通堪舆修改堤址,使筑堤误占公主封地,还暗地安排异乡人丑牛在正考父身边做卧底,企图以侵占公主封地之名陷害正考父。
第三场 夜谈 正考父严辞拒绝了副卿和乡绅的威逼利诱。一心为民、刚直不阿的正考父令丑牛深感钦佩,惺惺相惜。为了在治理水患后,能够大兴农桑,使得蛟河百姓生活富足,正考父与丑牛一起研究改进农具。
第四场 谋害 乡绅以侵占公主封地、私放官粮、擅收盲流为由向宋国国君状告正考父,国君声称派钦差前来蛟河缉拿正考父。副卿自以为奸计得逞,洋洋自得,并准备接待钦差。
第五场 昭明 阳春三月,大堤即将告竣,考父妻与众女眷采挖野菜为筑堤百姓送餐。副卿与乡绅迎钦差来到堤上,声称正考父犯下三宗大罪。岂料钦差奉国君口谕将圣旨交给丑牛,原来丑牛是乔装成饥民的国君客卿司马牛,明察暗访后早将实情上禀。副卿和乡绅计破而被缉拿。正考父则被擢升为卿大夫赴京辅政,而正考父誓言水患不除、农桑不兴,不离蛟河。
第六场 考鼎 三十年后,年过七旬、官至上卿的正考父,上本朝廷要宋国禁酗酒之风,惹恼了不少朝臣。司马牛当廷宣读正考父奏章,讲明禁纵酒、酗酒乃是倡导戒奢尚俭之风。正在朝堂议论正考父言之有理时,又有朝臣举报正考父伪俭实奢,在家中熔金铸鼎。宋宣公命人取来铜鼎,发现只是一只简朴小鼎,上铸31字铭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才知正考父身为首辅,每被提拔任命都会更加谦恭谨慎。而无论煮稠粥还是稀粥都用这只铜鼎,温饱即可,别无奢求。正考父的行为令众朝臣汗颜。
第七场 抒怀 每每得到赏赐都婉言谢绝的正考父欣然接受了宣公赏赐的良马,令管家满仓大为不解。而年迈的正考父,却是以御马为脚力,去坊间村野走访民情,并为百姓出力。与此同时,正考父将铜鼎作为家传宝贝代代相传,并告诫子孙后人做人做事清正清白,“官高不可忘根本,根本原在民心栽。”
主演 正考父: 张建峰(老生● 前) 杜镇杰(老生● 后) 丑牛(司马牛):李宏图(小生● 前) 杨少彭(老生● 后) 正考父妻: 张慧芳(青衣) 老伯: 韩胜存(老生) 满仓: 黄柏雪(丑) 副卿: 韩巨明(花脸) 乡坤: 梅庆羊(丑) 宣公(宋国君):倪胜春(老生) 鼓师: 封千、刘洋 琴师: 赵旭、艾兵
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